第三百八十四章过年上坟-《重生之大国工匠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今年,张家上坟尤为热闹,光是鞭炮就响了一个多小时。
    给祖先的供奉也格外多。
    挨个祖坟,只要叫的上名号的祖坟,全都有供奉。
    按照爷爷的说法,这是祖宗保佑,张家才会出了张俊平这么一个麒麟儿。
    回来的路上,大爷爷,二爷爷,爷爷,四爷爷四位老爷子,加上本家爷爷辈的人凑到一起,嘀嘀咕咕的商量着建宗祠的可能性。
    建了宗祠,以后祖宗都能得到香火供奉,他们也不用跑这么来上坟。
    但是,又担心违反政策,给张家惹出麻烦。
    毕竟,这刚刚放开没几年。
    前几年的形势,爷爷辈的人还记忆犹新。
    前几年根本不允许上坟,大家都是偷偷摸摸的上坟。
    甚至连门对子门钱都不让贴。
    这几年才宽松了,大家能光明正大的上坟。
    “平子,你是大学生,懂得多,你说说,这建宗祠违反不违反政策?”
    张俊平想了想说道:“几位爷爷,祭拜祖先,不是迷信,而是家族传承,能够把族人的心聚拢在一起。
    国家没有规定不允许建宗祠。
    只是,咱们这是北方,建宗祠有点扎眼。
    最好是再等三四年再建。
    这几年,您老几位可以把咱张家的族谱梳理一下。
    也想办法联系一下,迁出去的族人。”
    “平子,按照你说的,人家南方建宗祠没事,咱北方建就不行?”二爷爷对张俊平的话很不满意。
    “二爷爷,人家南方宗祠一直都存在,根本不用重建,最多也就是翻修一下而已。
    可是,您看看咱们村,还有附近十里八村的,哪个村子里有宗祠?”张俊平笑着解释道。
    说道宗祠,整个山东,恐怕也就孔孟颜曾等几大家有宗祠,其他的根本没有。
    这也和山东历史有关。
    自汉代以来,山东几次遭灾,汉末的黄巾起义,隋朝隋炀帝几次征战高句丽,宋朝、明朝小冰河时期的旱涝蝗灾,以及孔府的地位越来越高,导致山东人几近死绝。
    现在大部分山东人都是从外省迁过来的。
    第(3/3)页